您好,欢迎来到屯堡文化综合数据库!
热点推荐:历史脉络 历史文献 民俗文化
地戏

地戏,俗称跳神,由原始傩舞的分支演变而来,是盛行于屯堡村寨,集演戏、祭祀、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。

据《续修安顺府志》载:黔中民众来自外省,当草莱开辟之后,多习于安逸,积之既久,武备渐废,太平岂能长保?识者忧之。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,借以演习武事,不使生疏,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。迄今安顺境内,盛行不衰

地戏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,因其通常在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上就地围场而演,故称为地戏,是中国戏剧活化石20065月,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屯堡人依村寨门前或寨中空地为戏台,以憨直拙朴、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,用唱、念、做、打的艺术手法,表现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。

表演者额上戴以简炼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,身着长衫,背插小旗,腰系战裙,手持木制短刀长枪,唱着原始的弋阳腔,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,在一人启口,众人接腔的伴唱下,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,借三、五步为万水千山,就竹鞭为金戈铁马,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,在抑、扬、开、合的厮杀、挡、架、翻、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,形神兼备,产生极具击鼓进兵、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,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。

地戏表演的全是武戏,其剧本可以说是屯堡人景仰、倾慕、效法的英雄人物的集纳。演员头戴精美的面具,腰围鲜艳的彩裙,身背战旗、持戈扬戟,在一鼓一锣的伴奏下,粗犷、原始、朴拙的跳跃和着高亢嘶哑的唱腔,年复一年,传承至今。

《地戏“打”》(2023

《走圆台》(20230921

《理三刀》(20230921

《二步半》(20230921

《地戏唱腔》(202309

《地戏教学4》(20230

《地戏教学3》(20230

《地戏教学2》(20230

《地戏教学1》(20230

《地戏服饰讲解》(20

《空手二步半》(2023

《二步半》(20230808

《地戏教学》(202308

《地戏反手》(202308

《出马门》(20230808

共15条  1/1 
上页1下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