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问起,屯堡人世代生活是什么样的?回答最多的答案无疑就是:种地。《贵州通志》上记,屯堡人“男子间贸易,妇人力耕作”,此风一直延续至今。屯堡男人主农事、善工匠、间贸易;屯堡女人也不示弱,她们照样能挑能扛、吃苦耐劳,打田、插秧、种玉米、收谷子,与男人一道从事田地里的劳作。
明洪武年间,屯堡人的祖先“调北征南”到贵州,路上行程一年,吃无油无盐的粽子、喝山溪河谷中的生水,难免肠胃不好、身体欠佳,为了将生水消毒杀菌。当时的人们就将三种秘方中药撒到生水里喝,既消毒,还能驱寒,最终“无一人损失”。从此,传内不传外的大碗茶三种秘方,在屯堡本地人中代代相传至今。在这六百年间,作为供人停歇休整的茶驿,为来往军旅送上了一碗碗大碗茶。
自明朝军队安营扎寨在黔中起,10万大军就地屯军,寓兵于农,一边厉兵秣马,一边开荒种地。军屯建制、军旅群体遗风与江南农耕社会文明交融在一起,成就了屯堡人的日常生活风貌。屯堡人闲时就会围坐篝火旁聊天唱书,把前人事迹写成书本、分角色扮演,带上招式比划对打。慢慢地,为了熟识之人更能“入戏”,人们开始将前人形象雕刻出来,便有了“脸子”,带上脸子唱戏也流传下来,是为“地戏”。
屯堡村寨的人都有“赶场”的习惯,人们称为“屯堡转转场。在屯堡,所谓的“转转场”就是根据乡民们的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,依照地域而划分,就近设立的轮流露天集市。“赶场”可以说是屯堡人生活的一部分,提起“赶场”,那可是妇孺皆知。“赶场”是屯堡人买卖、兑换、交易、见亲会友的重要场合,更是乡亲们联络感情,相互交流的方式。
| ||||
|